Tuesday, June 12, 2012

惟天之命: 理念論 vs. 唯心論 (4)

對於內心的道德律瞭若指掌之知,康德以為是「知性」之知;因此,即使內心的道德律是從不可見之人格開始,進入一種無限的境界,卻只能透過知性之知被發現。(5:162)並且正因為知性之知在近代科學的發展上有長足的進步,才促使康德期待能以類似「學問」的途徑來探索人性的道德能力,並建議從能下道德判斷的「理性」事例走起。這是康德從「理論」與「實踐」兩方面為「學問」(science)請命;否則,誠如他所說,人類的「知性」從最初高貴的「仰觀俯察」開始,結果卻走向占星學(astrology);人類的「道德」從原初高貴的、具有無限妙用的人性起步,卻只發展成狂迷(fanaticism and superstition),理性雖然來得遲些,卻仍不晚。(5:163)*由此可見,康德這裡所謂的「人性」確實是指人類學(anthropology)研究範圍的「人性」,而「知性」則是指認知的領域,也就是經驗知識範圍以內的「知性」。因此,即使他的道德知識必須從無限的人格走起,他的點點繁星也通向無限的宇宙,他的「學問」仍然安立於「知性」之知,從「感性直覺」開始,沒有僭越到超感覺的領域,也不承認人可能有「智的直覺」,這是他批判哲學的勁道所在。 反之,牟先生所詮釋之儒家的天、心、與性既不是自然的天,也不是心裡學的心,更不是人類學研究範圍的「人性」。此所以牟先生在晚年的演講中點出西方沒有「唯心論」,只有「理念論」(idealism),而中國「唯心論」所說之「心」並不是西方之理念(idea) (27:454-57)。同理,儒家心性之學所說之「性」、「人性」之「性」也不是人類學裡的「人性」,而是形而上學之「性」,是人類理性透過實踐從人性呈現之天理,是「實事實理」,具有客觀性、普遍性,與實在性。這樣的知識,並不是經驗科學之知、知性之知,而是實踐智慧學之知、理性之知、批判哲學之知。當然,這樣的知也不是康德所批判的、神祕主義狂迷的知。(待續) *這段康德引文另日譯出。

No comments:

Post a Comment